立陶宛人口2020总人数_面积_首都_主要城市_国旗图片

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,北界拉脱维亚,东南邻白俄罗斯,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。地势平坦,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,平均海拔200米左右,为灰化土壤,主要河流有涅曼河等,境内多湖泊,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。下面介绍立陶宛人口2020总人数、立陶宛国土面积、立陶宛首都、立陶宛主要城市、立陶宛国旗图片。

立陶宛国旗图片


立陶宛共和国,欧洲
立陶宛英文全称:Republic of Lithuania
立陶宛缩写:LTU
立陶宛首都:维尔纽斯
立陶宛官方语言:立陶宛语
立陶宛面积:65,303平方公里(比我国上海市面积63,405平方千米差不多)
立陶宛主要货币:里特
立陶宛国际电话区号:370
立陶宛人口2020总人数:287.65万人
人口密度51.8人/平方公里。立陶宛族占83.5%,波兰族占6.7%,俄罗斯族占6.3%。此外还有白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犹太等民族。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,通用语言为俄语。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,信徒约275万人。此外还有东正教、新教路德宗等。
立陶宛人口指标
出生率 :10.584/1000
死亡率 :14.349/1000
预期寿命(男女):74.77
男性平均寿命:69.41
女性平均寿命:79.97
生育率:1.661/1
出生性别比例:1.052男性/女性
婴儿死亡率:3.749/1000
平均生育年龄:29.694岁
自然增长率:-3.765

P款草莓多芬慕斯蛋糕 Strawberry&Raspberry Mousse


立陶宛,全称为立陶宛共和国,面积为6.53万平方公里。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,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,海岸线长99公里。位于波罗的海东岸,北界拉脱维亚,东南邻白俄罗斯,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。地势平坦,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,平均海拔200米左右,为灰化土壤。主要河流有涅曼河(内穆纳斯河),境内多湖泊。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。1月平均气温-5℃,7月平均气温17℃。
全国划分为10个县:阿利图斯、考纳斯、克莱佩达、马里扬泊列、帕聂韦日斯、希奥利艾、陶拉格、特尔希艾、乌田纳、维尔纽斯,下设108个市,44个区。
公元5—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。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。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。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。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,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。1795—1815年整个立陶宛(除克莱佩达边区外)并入俄国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立被德国占领。1918年2月16日,立陶宛宣布独立,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。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。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-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,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,并宣布独立。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,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,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,苏德战争爆发后,立陶宛被德国占领。1944年,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,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,加入苏联。1990年3月11日,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。1991年9月6日,苏联最高权力机关──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。同年9月17日,立陶宛加入联合国。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。
立陶宛国旗:呈横长方形,长与宽之比为2∶1。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,自上而下分别为黄、绿、红三色。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,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,采用黄、绿、红三色旗作为国旗。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,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、铁锤图案,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。1990年宣布独立,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。

P款18枝粉玫瑰玻璃花瓶包装


立陶宛城市主要包括:维尔纽斯,考纳斯市,克莱佩达。
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在历史上,维尔纽斯曾因为各种政治及军事的原因而曾属于不同的国家。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历史古都。一些历史学家确定,传说中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的京城,就在维尔纽斯和Voruta。面积392平方公里,人口58万。维市平均海拨213米,年平均气温5.3℃,因贯穿全市的“维尔尼亚”河而得名。维尔纽斯市老城面积为3.6平方公里,那里保留了几乎所有欧洲的建筑风格,很多建筑物将哥特、巴洛克、文艺复兴和古典风格自然地融为一体,城内天主教、东正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等不同教派寺庙共存,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。1994年12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尔纽斯老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。1997年维尔纽斯市政府对老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。此外,维尔纽斯还是立重要的工业城市,拥有纺织、化工、机械制造等部门。
考纳斯市是立第二大城市,位于立中部,是全境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涅姆纳和涅里斯河交汇处。面积157平方公里,人口41.5万。旅游业和交通业较发达,连接北欧与中欧的波罗的海公路经过该城。工业以纺织(丝、毛)、食品加工、机械制造(机床、仪表、电机、无线电及电视工程)为主。还有化学、造纸等部门。设有工、医学院,还有艺术博物馆等。
考纳斯历史悠久,公元9世纪即为人口聚居区,1280年建立城市,在维陶塔斯大公统治时期开始发展,1408年被授予自治权。十字军东征后商业发达起来,形成了集市广场。1919-1940年曾作为临时首都。
克莱佩达市是立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港口,位于立西部,波罗的海东岸,人口约20万,距维尔纽斯318公里。克是立唯一的港口城市,也是波罗的海东岸唯一的不冻港。与世界上200多个港口有水路联系,可停泊吃水10.5米以下的轮船,拥有先进的铁路轮渡通向波罗的海沿岸各国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