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眼(学名:Dimocarpus longan Lour.)别名桂圆、三尺农味、益智,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。下面分享好看的龙眼树图片,不同品种的龙眼树图片,唯美盆栽龙眼树图片高清,名贵的龙眼树图片,各种龙眼树图片大全大图。
常绿乔木龙眼树,高通常10余米,间有高达40米、胸径达1米、具板根的大乔木;小枝粗壮,被微柔毛,散生苍白色皮孔。叶连柄长15-30厘米或更长;小叶4-5对,很少3或6对,薄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两侧常不对称,长6-15厘米,宽2.5-5厘米,顶端短尖,有时稍钝头,基部极不对称,上侧阔楔形至截平,几与叶轴平行,下侧窄楔尖,腹面深绿色,有光泽,背面粉绿色,两面无毛;侧脉12-15对,仅在背面凸起;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。
龙眼花序大型,多分枝,顶生和近枝顶腋生,密被星状毛;花梗短;萼片近革质,三角状卵形,长约2.5毫米,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;花瓣乳白色,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仅外面被微柔毛;花丝被短硬毛。果近球形,直径1.2-2.5厘米,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,外面稍粗糙,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;种子茶褐色,光亮,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。龙眼花期春夏间,龙眼果期夏季。
龙眼树主要变种
钝叶龙眼(Dimocarpuslongan Lour. var. obtusus (Pierre) Leenh.)与龙眼的区别只是小叶顶端钝圆或微缺。中国云南也偶然见到。
龙眼的栽培品种不如荔枝的多,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龙眼,而且生长力强,适于山地栽培。
品种名称 | 概要 |
石硖龙眼 | 石硖龙眼又名十叶、石圆、脆肉等。原种出自中国广东南海平洲,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鲜食名种,广泛传播至广东、广西等地。1829年清代赵古农《龙眼谱》记述“粤之龙眼,当十叶为第一,十叶之名,俗化作石硖,石与十音类,硖与叶音似,其实此种则名十叶,盖凡龙眼叶或七片八片一桠不等,而此则一桠不等,故因以别其种也。” |
石硖龙眼有3个品系:黄壳石硖、青壳石硖与宫粉壳石硖。 | |
草铺种龙眼 | 草铺种果实圆球形或略扁圆形,中等大。果皮赤褐色或黄灰褐色,有龟状纹。果肉白蜡色至浅黄蜡白色,半透明,离核较易。品质上等可食率63.76%,可溶性固形体18.91-19.8%。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,中迟熟种。 |
草铺种龙眼树冠圆头形,树势壮旺,树势半开张。草铺种龙眼采收期较长,可在树上留果至中秋节前后采收,仍不影响其鲜食品质。 | |
储良龙眼 | 储良龙眼原产于中国广东高州分界镇储良村,母树系村民莫耀坤1942年用圈枝苗种植。1976年高州进行水果优稀品种资源调查时发现记载。1987年母树高8.1米,树冠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,主干周长1.78米。 |
在广东沿海大、中城市近年的水果市场上是唯一可与泰国进口龙眼抗衡、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。储良龙眼是鲜食与加工兼优的良种,加工后的桂圆肉黄净半透明,肉身厚,干爽耐储,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| |
东边勇龙眼 | 东边勇龙眼原产于中国广东吴川,其果粒大,黄褐色,不裂果,平均单果重12.5-15克,最重达20.85克,果肉干脆不流汁,清甜常蜜,可溶性固形物20.2-23.89%,可食率69-70.8%,该品种早结、丰产、稳产、果大质优。 |
古山二号龙眼 | 古山二号龙眼母树来源于中国广东揭东县云路镇北洋村古山,是该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龙眼优良品种(株系)。古山二号龙眼树势较强,树冠半圆形,开张,分枝密度中等。果实圆形略歪,平均单果重9.4克。果皮黄褐色,较薄。果肉乳白色,果肉易离核,肉质爽脆,味清甜。果实可食率70%,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20%,品质上等。种子中等大,棕褐色。果实在8月是上旬成熟,是早熟优质鲜食品种。 |
-
包月鲜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鲜花套餐
¥55.0 – ¥2,298.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-
小清新花束 青春与活力鲜花花艺
¥169.0 – ¥599.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-
特色花艺 干花花束 人民币花束 婚礼花艺
¥99.0 加入购物车 -
花束花篮 新款高档开业花篮 创意乔迁花篮
¥299.0 – ¥1,188.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