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。地黄别名:生地黄、鲜生地、山菸根、鲜地黄。中药地黄功效主治:急性热病、高热神昏、斑疹、津伤烦渴、血热妄行之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便血、口舌生疮、咽喉肿痛、劳热咳嗽、跌打伤痛、痈肿。下面分享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地黄的食用方法与禁忌。
一、地黄的功效与作用
1、地黄治吐血经日:生地黄汁一升,川大黄一两(锉碎,微炒末)。上药相和,煎至半升,分为二服,温温食后服。(《圣惠方》)
2、地黄解诸热,破血,通利月水闭绝,亦利水道,捣薄心腹,能消瘀血。病人虚而多热,加而用之。《药性论》
3、地黄治劳瘦骨蒸,日晚寒热,咳嗽唾血:生地黄汁二合。煮白粥,临熟人地黄汁搅令匀,空心食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4、生地,为补肾要药,益阴上品,故凉血补血有功,血得补,则筋受荣,肾得之而骨强力壮。又治胎产劳伤,皆血之愆,血得其养,则胎产获安。又肾开窍于二阴,而血主濡之,二便所以润也。《本草汇言》
5、地黄治产后崩中,下血不止,心神烦乱:生地黄汁半小盏,益母草计半小盏。上药,入酒一小盏相和,煎三、五沸,分为三服,频频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地黄酒)
6、地黄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,及鼻衄吐血不尽,内余瘀血,面黄,大便黑,消瘀血:犀角一两,生地黄八两,芍药三两,牡丹皮二两。右四味细切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犀角地黄汤)
7、《别录》生地黄一条,云大寒,则以新采得者而言,故结以’皆捣饮之’四字,谓捣饮其自然汁也。较之干者已经日曝,自有不同。其治鼻衄吐血者,指气火升腾,挟血上逆,妄行汹涌而言,如大吐大脑之属于气火有余者,是宜以大寒直折其逆上之势,而下血溺血之实症火症,亦同此例。若云血已多,火焰已减,即非所宜;而所失太多,气营两惫者,更无您用大寒之理。又谓主妇人崩中血不止,则血崩一症,多属冲任无权,下元失其固摄之力,虚症极多,实火绝少,必无纯事寒凉,可以止崩之法。盖请失血之宜于甘寒清火者,惟阴虚火动,邪焰鸱张,而正气未衰,脉洪神旺之时,可以寒凉灌溉,先去其凭依之势;一至所失不少,纵有余火未熄,总之形神已馁,脉象已虚,即非一味清凉,所可奏绩。若更形消色夺,气怯神疲,则虚惫之余,固摄扶元,犹惧不逮,又安可寒凉无忌,更其正。况乎大寒止血,更必有血凝积瘀之害。虽曰地黄散瘀,是其特长,或尚不至积寒生痰;然大寒之性,必非通治诸股失血,无往不宜,《别录》所言,似嫌呆板,必不可泥。乃更以主治产后血上薄心闷绝,则气逆上冲,法宜降逆逐瘀,亦非甘寒所宜;纵曰此物果能破疯,而’大寒’二字,终非新产通用之品,亦当存疑,未敢轻信。又主胎动下血,则症与崩中近是,亦难泛用,又接以胎不落三字,则指胎元已坏,欲堕未堕者言。以为破血下胎之用,盖古入固以鲜地为逐瘀破导品也。又主堕坠折,瘀血留血,是亦古人用以破瘀之常;北齐徐氏之才,亦有鲜生地散血之说。颐谓伤瘀发肿发热,用以外治,清热定痛,散瘀之功,固不可没;若内伤有瘀,则恐非大寒之性,所能破导者也。《本草正义》
8、生地,凉头面之火,清肺肝之热,热血妄行,或吐血,或衄血,或下血,宜用之为主,而加入荆芥,以归其经,加入三七根末,以止其络。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频用,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。当血之来也,其势甚急,不得已重用生地,以凉血而止血,若血一止,即宜改用温补之剂,不当仍以生地再进也。如日日煎服,久则脾胃大凉,必至泄泻,元气困乏,而血又重来。《本草新编》
9、地黄凉血,(润)皮肤燥,去诸湿。酒浸上行。《医学启源》
10、地黄治肺损吐血不止:生地黄八两(研取汁),鹿角胶一两(炙燥,研为末)。上二味,先以童子小便五合,于铜器中煎,次下地黄汁及胶末,打令匀,煎令熔,十沸后,分作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地黄饮)
11、地黄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,烦渴舌赤,时有严语,目常开不闭,或喜切不开:犀角三钱,生地五钱,元参三钱,竹叶心一钱,麦冬三钱,丹参二钱,黄连一钱五分,银花三钱,连翘二钱(连心用)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日三服。舌白滑者,不可与也。(《温病条辨》清营汤)
12、地黄凉血,补血,补肾水真阴不足。《药类法象》
13、地黄治坠马伤折手足,痛甚:生地黄一斤,生姜四两。捣细末,入糟一斤同炒匀,乘热以布裹罨伤处,冷即易之,先能止痛,后整骨。(《夷坚志》)
14、地黄补虚除热,去痈疖痔疾:生地黄随多少,三捣三压,取汁令尽,铜器中汤上煮,勿盖,令泄气,得减半,出之,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,更煎之令如饧,酒服如弹丸许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地黄煎)
15、地黄治消渴:生地黄三斤(细切),生姜半斤(细切),生麦门冬二斤(去心)。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,生布绞取自然计,慢火熬,稀稠得所,以磁盒贮,每服一匙,用温汤化下,不拘时。(《圣济总录》地黄煎)
16、地黄泻小肠火,清燥金,平诸血逆,消瘀通经。治吐衄崩中,热毒痢疾,肠胃如焚,伤寒瘟疫痘证,诸大热、大渴引饮,折跌绝筋,利大小便。《本草从新》
17、生地黄,钱仲阳泻小肠火与木通同用,以导赤也,请经之血热,与他药相随,亦能治之,溺血便血亦治之。《汤液本草》
18、世人动云生地妨胃,其能开胃,人实不晓,惟胃中阳气不足者,服之则胃气不远而饮食减,若胃阴虚,而胃土干燥,致胃气不远者,生地滋其阴,以清其火,而胃气从此运行,饮食自然渐进。至时行热症,生地尤为切要,阴汁上充,则汗涌于肌表而经邪解;阴血下润,则秽泄于二便而腑邪出,故火邪溢于阳明经,冲生地汁于白虎汤中,战汗而顿解;邪热入于阳明腑,冲生地汁于陷胸汤中,便通而自退;更有火生痰,痰生火,交结于中,和生地汁于竹油、姜汁中则谵语直视等症即除。如无生地,可用干地黄,滚水浸透,绞汁冲服,防其泥滞,加枳壳或川贝疏之。且气道通,邪气外达,而病自霍然。近人多以生地为补剂,又疑妨胃,畏不敢用,即用之,亦一、二钱而止,五、六钱而止。入诸药同煎,半成熟地,使邪滞于内而莫出,泥于膈而胃闭,遂视此为害人之品,禁不入方,致令胃阴枯涸,多有不可救药者,亦由用之不善也。《得配本草》
19、地黄主齿痛,吐血,折伤。《食疗本草》
20、地黄主妇人崩中血不止,及产后血上薄心、闷绝,伤身、胎动下血、胎不落,堕坠碗折,瘀血留血,鼻衄吐血,皆捣饮之。《别录》
21、生地黄,《别录》治妇人崩中血不止,及产后血上薄心,胎动下血,鼻衄吐血,皆捣汁饮之,以其能散血消瘀解烦也。其治跌扑损伤,面目青肿,以生地黄捣烂罨之即消,此即《本经》治伤中血痹,折跌筋伤等证之义。盖肝藏血而主筋,肝无留滞,则营血伤中自愈,筋无邪著,则三气通而血痹自除。作汤除寒热积聚者,血和则结散,而诸证平矣,其曰填骨髓,长肌肉者,邪无著而形神自复也。按生地黄与干地黄,功用不同,岂可混论。徐之才《别录》云,生地黄乃新掘之鲜者,为散血之专药,观《本经》主治,皆指鲜者而言,祗缘诸家本草从未明言,且产处辽远,药肆仅有干者,鲜者绝不可得,是不能无混用之失。曷知干地黄既经炙焙,力能止血,安有伤中血痹,折跌筋伤等治乎。至于伤中日久,积聚内形,寒热外显,并宜鲜者作汤,统领他药,共襄破宿生新之功。设混用干者,则瘀伤愈结,安望其有髓充肉长之绩乎。予尝综览诸方,凡药之未经火者,性皆行散,已经炙焙,性皆守中,不独地黄为然也。《本经逢原》
22、地黄治阳乘于阴,以致吐血、衄血:生荷叶、生艾叶、生柏叶、生地黄各等分。上研,丸鸡子大。每服一丸,水煎服。(《妇人良方》四生丸)
二、地黄的食用方法
1地黄粥
组成:生地黄汁2合、粟米1合、粳米1合、诃黎勒(炮,去核,为末)半两、盐花少许。
做法:以水3升,先煮2米将熟,次入诃黎勒末、地黄汁、盐花搅匀,煮令稀稠得所,分2次服。
功效:主治妇人血气不调。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九○。
2地黄生姜粥
组成:生地黄150克(捣,绞取汁60毫升) 生姜(捣,绞取汁40毫升) 粳米(净淘)100克
用法:先将粳米煮粥,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,搅匀,空腹食之。
主治:产后恶露不行。
来源:《寿亲养老新书》卷四。
3百合地黄粥
材料:百合30克、生地30克、粳米30克。
制法:先煎生地2次,取汁,与百合、粳米共煮粥。
用法:1日内服完。
功效:滋阴润肺,凉血宁心。适用于阴虚肺燥,咳嗽痰轿,潮热盗汗,手足心热,心中烦扰,夜寐不安,或经期衄血等症。
来源:百病饮食自疗
4生地黄蜜饮
材料:生地黄50克、鲜藕250克、蜂蜜30毫升
做法:
1、将生地黄50克洗净,切片,放入沙锅,加水浓煎两次,每次30分钟,合并2次滤液,待用。
2、将鲜藕250克洗净,切碎,放入果汁机中,快速捣搅成鲜藕汁,盛入杯中。
3、加入生地黄滤液及蜂蜜30毫升,拌和均匀即成。
用法:上、下午分服。
功效:滋阴降火,适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经行口疮。
5健脾地黄粥
材料:干地黄2两、山药2两、鸡内金3钱、粳米10两。
做法:
1、乾地黄、山药洗净後切段,约一公升水煎成浓汁。
2、粳米加水煮粥,煮沸後加入地黄药汁和鸡内金,继续煮成粥。
3、粥成後加调味料
功效:清热滋阴,凉血止血,养阴生津。
三、地黄的使用禁忌
1、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地黄。
2、地黄勿令犯铜铁器,令人肾消,并白髭发、损荣卫也。《雷公炮炙论》
3、地黄忌萝卜、葱白、韭白、薤白。《品汇精要》
-
包月鲜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鲜花套餐
¥55.00 – ¥2,298.0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-
小清新花束 青春与活力鲜花花艺
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-
特色花艺 干花花束 人民币花束 婚礼花艺
¥99.00 加入购物车 -
花束花篮 新款高档开业花篮 创意乔迁花篮
¥299.00 – ¥1,188.0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。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