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松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甘松的使用方法与禁忌

甘松,中药名。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.的干燥根及根茎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和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别名:香松、甘香松。下面分享甘松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甘松的使用方法与禁忌。

甘松、香松、甘香松

甘松(学名:Nardostachys jatamansi (D. Don) DC.)是忍冬科甘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5-50厘米。根茎密被叶鞘纤维,或片状老叶鞘;基生叶丛生,长匙形、线状倒披针形或线状倒卵形,茎生叶下部椭圆形或倒卵形;花茎旁出,聚伞花序头状;瘦果倒卵形;花期6-8月。因全株有强烈的松脂气味而得名。

甘松成分
主含倍半萜类、愈创木烷类、三萜类、挥发油类成分。具有镇静、解痉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

甘松的功效与作用
1、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;外用祛湿消肿。用于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呕吐;外用治牙痛,脚气肿毒。用法用量:3~6g。外用适量,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。
2、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,祛湿消肿。
3、甘松主治用于气滞胸闷、脘腹胀痛、食欲不佳、呕吐、癔症、脚气,外治牙痛。特点是长于治思虑伤脾或寒气郁滞的气滞胸闷、脘腹胀痛之症。 有报道用于治疗神经性胃痛、胃肠痉挛、癔症、神经衰弱及皮肤疾患。
4、现代研究,有镇静、安定作用;所含缬草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;匙叶甘松能使支气管扩张;甘松提取物对离体平滑肌有拮抗组胺、乙酰胆碱的作用;有降血压、抗心肌缺血、抗胃溃疡及抑菌作用。
5、《本草求真》:甘松,虽有类山柰,但山柰气多辛窜,此则甘多于辛,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。
6、《本草汇言》:甘松,醒脾畅胃之药也。

中药材甘松、香松、甘香松

甘松的使用方法
1、治脚气:甘松、荷叶、藁本各等分。水煎去渣,取汁。用药汁泡脚。每天睡前泡30分钟即可。可治脚气。
2、治肝胃不和、脘腹疼痛:甘松8g,炒白芍、沉香10g。将以上3味中药捣碎,放入杯中,开水冲泡,盖闷15分钟,代茶频频服用。每日1次。可治肝胃不适。
3、理脾开胃、镇静安神:甘松60g,石菖蒲80g,茯神8g。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粗末。每取30,放入热水瓶中,开水冲泡,盖闷15分钟,代茶服用。每日1次。开治理气宁神。
4、治脾胃虚寒、心腹满痛:甘松、香附、麦芽、砂仁、藿香、甘草、肉桂、陈皮、丁香、乌药各等分。水煎,去渣,取汁,温服。
5、治脾虚运化不健而胀满:甘松、党参、白术、木香各适量。水煎,去渣,取汁,温服。
6、治痰眩:半夏曲、天南星各二两,甘松一两,陈橘皮一两半。上为细末,水煮面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生姜汤下,食后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松香丸)

甘松用法用量
日常用量:2?5g,水煎服;外用,泡水含漱或煎水洗。

甘松的使用禁忌
1、超量服用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汗出、头晕、心跳减慢、血压下降等反应,过大剂量可导致中枢抑制而死亡。
2、气虚血热者忌服。
3、孕妇忌用。儿童慎用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