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萁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芒萁骨的使用方法与禁忌

芒萁骨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。全年可采。别名:草芒、山芒、山蕨、芒萁骨、小里白、山蕨、反蕨叶、蕨叶草、芒萁、铁蓈萁、虱槟草、乌萁、路萁子柴、鸡毛蕨、筲萁子柴、蜈蚣草、硬蕨萁、狼萁草、穿路萁、芒仔。下面分享芒萁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芒萁骨的使用方法与禁忌。

菌草:芒萁

植物芒萁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细长,褐棕色,被棕色鳞片及根。叶远生,叶柄褐棕色,无毛;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,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(托叶)着生,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;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20~30厘米,宽4~7厘米,先端渐尖,羽片深裂;裂片长线形,长3.5~5厘米,宽4~6毫米,先端渐尖,钝头,边缘干后稍反卷;叶下白色,与羽轴、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;细脉2~3次叉分,每组3~4条。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,有孢子囊6~8个。

芒萁骨成分
全草含原儿茶酸,莽草酸,阿福豆甙,槲皮甙,对-β-芸香糖氧基苏合香烯,1-(1-羟乙基)-4β-芸香糖氧基苯-4β,β-谷甾醇,β-谷甾醇葡萄糖甙,豆甾醇,豆甾醇-葡萄糖甙

芒萁骨的功效与作用
1、化瘀止血,清热利尿,解毒消肿。
2、芒萁骨主治妇女血崩,跌打损伤,热淋涩痛,白带,小儿腹泻,痔瘘,目赤肿痛,外伤出血,烫火伤,毒虫咬伤。
3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活瘀止血,利尿解热。

多羽新月蕨、铁蕨鸡、散血连、芒萁

芒萁骨的使用方法
1、治外伤出血:芒萁幼芽捣烂敷。
2、治妇女血崩:芒萁幼芽或叶茎心(髓部),煅透研末,每次10~25g和温酒服
3、治尿道炎、小便涩痛不利: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50g。水煎服。
4、治汤火伤:芒萁茎心烧灰研末,用桐油调敷。
5、治痔瘘:芒其叶柄烧存性,插入瘘管内,每天一次。
6、治妇女白带:芒萁茎心四至五钱,龙眼肉一至二两,冰糖一两。酌冲水炖服。
7、治风疹瘙痒:鲜芒萁,煎水洗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芒萁骨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