茜草茎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茜草茎的使用方法与禁忌

茜草茎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。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别名:茜草藤。下面分享茜草茎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茜草茎的使用方法与禁忌。

茜草茎、茜草藤

茜草形态特征
草质攀援藤木,长通常1.5-3.5米;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;茎数至多条,从根状茎的节上发出,细长,方柱形,有4棱,棱上生倒生皮刺,中部以上多分枝。
叶通常4片轮生,纸质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0.7-3.5厘米,顶端渐尖,有时钝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齿状皮刺,两面粗糙,脉上有微小皮刺;基出脉3条,极少外侧有1对很小的基出脉。叶柄长通常1-2.5厘米,有倒生皮刺。
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,多回分枝,有花10余朵至数十朵,花序和分枝均细瘦,有微小皮刺;花冠淡黄色,干时淡褐色,盛开时花冠檐部直径约3-3.5毫米,花冠裂片近卵形,微伸展,长约1.5毫米,外面无毛。果球形,直径通常4-5毫米,成熟时橘黄色。花期8-9月,果期10-11月。

茜草图片

茜草茎的功效与作用
1、止血,化瘀。
2、茜草茎主治吐血,血崩,跌打损伤,风痹,腰痛,痈毒,疔肿。
3、《履巉岩本草》:大能活血,治便血等疾。
4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行血,治腰痛。
5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:行血,活血。治痈毒,损伤。
6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攻血,治气块。
7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止血,和血,行血。治风痹,寒湿,黄疸。
8、《四川中药志》:配成药洒,作打药、补药或调经药用。治风湿瘙痒、痒疮、粪毒发痒,煮水外冼。

华鼠尾草、紫参、大理茜草、滇茜草、红根、色子片、石见穿

茜草茎的使用方法
1、治趺打愈后,筋骨酸痛:干茜草头,每次40g,合猪脚节炖服。
2、治疔疽:茜草鲜嫩叶略加食盐,捣烂,敷疔疽疮头。
3、治热症吐血,妇女血崩,经出色黑:茜草茎100g。熬水服。

茜草茎用法用量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25g(鲜者50~100g);或浸酒。外用,煎水洗或捣敷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