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太白三七的使用方法与禁忌

太白三七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植物城口东俄芹Tongoloa silaifolia (de Boiss.) Wolff的根。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泥土,晒干。分布于陕西、四川等地。具有化瘀止血,祛风湿,强筋骨之功效。别名:甜七。下面分享太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太白三七的使用方法与禁忌。

城口东俄芹、太白东俄芹,红花芹、太白三七

城口东俄芹形态特性
城口东俄芹又名:太白东俄芹,红花芹。多年生草本,高30-60厘米。主根短,圆锥形,褐色。茎直立,有分枝,表面有时略带淡紫色,除花序梗及伞辐顶端粗糙外,其余平滑。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有柄,柄长6-12厘米;叶鞘膜质抱茎,有脉数条;叶片轮廓呈阔披针形,长5-8厘米,宽约5厘米,2-3回羽状分裂,第1回羽片有短柄,末回裂片长5-10毫米,宽1.5-2毫米,顶端尖,边缘略增厚,中脉1条;茎上部的叶柄鞘状,叶片1-2回羽状分裂,裂片长1.5-2.5厘米,宽约1毫米,顶端的裂片明显地长于侧面的裂片,全缘。序托叶的叶柄呈鞘状,裂片1-3,线形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顶生的花序梗较粗壮,侧生的花序梗细弱;伞辐8-22,近等长或不等长;小总苞片无或有时存在;小伞形花序有花10-25,花柄不等长;萼齿细小,卵形或半圆形;花瓣紫红色,长倒卵形,长1-1.2毫米,宽不过0.8毫米,基部狭窄呈爪状,顶端钝或向内微凹;花丝与花瓣近等长或稍短,花药卵圆形,紫红色;花柱基圆盘状,花柱短,向外反曲。分生果圆心形或阔卵形,长约2毫米,主棱5,丝状,合生面收缩,胚乳腹面微凹,每棱槽有油管3。花果期9月。

城口东俄芹、太白三七、甜七

太白三七的功效与作用
1、止血镇痛,活血散瘀,祛风湿,强筋骨。
2、太白三七主治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外伤出血,崩漏,风湿痹痛,筋骨酸软,劳伤腰痛。

太白三七的使用方法
1、治崩漏:太白三七根3g。口嚼后开水冲服。
2、治风湿腰腿痛:太白三七90g。研粉,每次6g,每日2次,童便或白酒冲服。
3、治跌打损伤:太白三七1.5g,红花、儿茶、芋儿七、地仙桃各3g。水煎服。烧酒或童便为引,每2小时服1~2盅。

太白三七用法用量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3~9g;或泡酒;或研末。外用,适量,研末敷。

太白三七使用禁忌
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