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大黄花的使用方法与禁忌

大黄花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玄参科大黄花Cymbaria dahuric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,晒干。别名:白蒿茶、兴安芯芭、芯玛芭。下面分享大黄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大黄花的使用方法与禁忌。

大黄花、白蒿茶、兴安芯芭、芯玛芭

大黄花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,高6-23厘米,密被白色绢毛,使植体成为银灰白色。根茎垂直或倾卧向下,少有地平伸展者,多少弯曲,表面片状脱落,向上常变多头而有宿存之隔年枯茎。茎多条自根茎分枝顶部发出,也偶自横行根茎的节上发出,成丛,基部为紧密的鳞片所复盖,弯曲上升或直立,老时基部木质化。叶对生,无柄。线形至线状披针形,全缘或偶有稍稍分裂,具2-3枚裂片,通常长10-20毫米,竟2-3毫米,位于茎基部者较短,向上较细长,可达23毫米,先端渐尖,末端有一小刺状尖头,两面均被白色丝状柔毛,尤以下面为多。
总状花序顶生,花少数,每茎约1-4枚,单生于苞腋,直立或斜伸,具长2-5毫米之短梗;梗与萼管基部连接处有2枚小苞片;小苞片长11-20毫米,宽2-4毫米,线形或披针形,全缘,或有时较宽,开裂而具1-2小齿,被毛,通常与萼管基部紧贴,有时多少分离,而在其简有长0.5-1毫米之节简;萼下部筒状,外部密被丝状柔毛,内面有短柔毛,通常有脉11条,管长5-10毫米,上部具5枚线形或锥形萼齿,先端渐尖,有一小尖头,各齿近于相等,长9-20毫米,两面均被紧密柔毛,萼齿间常有1-2枚附加小齿;花冠黄色,长30-45毫米,二唇形,外被白色柔毛,内面有腺点,下唇三裂,在其两裂日后面有褶襞两条。通至管的中部,喉部有长柔毛一撮,裂片长椭圆形,先端钝或略尖,中裂较两侧裂略长,通常长10-16毫米,宽7-13毫米,上唇先端2裂,略弯向前方;雄蕊4枚,二强,微露于花冠喉部,前方一对较长,均着生于花管的靠近子房上部处的内面,着生处凸起,质地坚韧,密生长柔毛,花丝基部被毛,花药背着,药室2枚,纵裂,长倒卵形,长4-4.5 毫米,宽1毫米,先端渐细,成一小尖头。有时可长达1毫米,顶部钝圆,多少分离,被长柔毛;子房长圆形,花柱细长,自上唇先端伸出,弯向前方,柱头头状。蒴果革质,长卵圆形,长10-13毫米,宽8-9毫米,先端有嘴;种子卵形。长3-4毫米,宽2-2.5毫米,一面较扁平,一面微圆凸,而略带三棱形,周围有狭翅一环。

大黄花化学成份
全草含黄酮(flavonoids),环烯醚萜(iridoid),碳水化合物(carbohydrate),桂皮酸衍生物(cinnamic acid derivative)等,已分离得到咖啡酸(caffeic acid),小麦黄素-7-O-葡萄糖甙(tricin-7-O-glucoside),金圣草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chrysoeriol-7-O-glucuronide)及芹菜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apigenin-7-O-glucuronide)。

大黄花的功效与作用
1、祛风湿,利尿,止血。
2、大黄花主治风湿关节炎,月经过多,吐血,衄血,便血,外伤出血,肾炎水肿,黄水疮。
3、大黄花功能:祛风除湿,利尿,止血。主治风湿痹痛,月经过多,吐血,衄血,便血,外伤出血,肾炎水肿,黄水疮。

大黄花用法用量
0.5~1钱,水煎服。外用适量,煎汤洗患处。

评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